以前读书大概是这样的:读纸质书时,就只是读,觉得特别好或者重要的地方,手机拍张照;读电子书时,重要的地方会用手滑动下划线一下。整本书读完,如果感触比较深,或者心血来潮,写篇读后感。写读后感算是一种复盘,除了记下要点,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比没写读后感的那些书学习留存率还是要高些。
摘要:这篇文章讨论了如何通过坚持硬抗来建立第一次成功经验,然后通过回顾成功经验来激励孩子巩固这种行为,形成良性循环。作者以训练孩子走路为例,通过讲道理、引导、表扬和鼓励等方式,成功培养了孩子的习惯。作者认为,这种方法与James Clear的《Atomic Habits》书中提到的习惯建立的四个环节有相通之处,最终都是为了形成良性循环。(Auto generated by NotionAI)
太长不看版: 这篇文章探讨了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也称为元学习。与传统的机器学习不同,元学习的目标是学习一个相似度函数,而不是学习特定任务的规律。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可以跨任务或领域。作者还分享了他教女儿学习不确定性概念的经历,并探讨了ChatGPT的革命性,它具有跨任务,跨领域的通用能力,这也是元学习的一种应用。
最近每天打开头条,里面一半以上的内容是关于ChatGPT的, 有讲基础原理的,有视频讲如何用来写博客赚钱的,有说如何开启了AIGC时代的。朋友圈里面Monica小姐的podcast邀请各路researcher,PM和投资人讨论Large Language Model
【锻炼】上周日和SB青年队一起参加Beyond The Game Open组Devision
2000年生人,年少时的哈兰德以C罗为偶像,模仿偶像的健康食谱吃鸡胸肉和蔬菜为主。2019年在在U20世界杯与洪都拉斯的比赛中,19岁的哈兰德一场独进9球,创造U20世界杯个人单场进球最多记录,这种惊人表现似乎很早就预示哈兰德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因为近些年对产品的兴趣,刻意从产品角度看周围的大部分事物觉得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会更敏感的留意到用过的一些东西中好的设计或糟糕的体验。随之萌生写一个如”产品角度看一切”的系列博文,记录生活中那些用过的好产品,其中的一些设计细节,分享这些体验和观察,以培养更好产品的sense和启发思路,通过输出增强学习。
2020年11月8日下午5:46,Joy用一声响亮的哭啼宣告来到了这个世界。一晃已经100天了。从如何抱娃都不会的小白,到现在娃一哭就知道什么需求的泰然自若,这100天里,经历了太多。写下一些其中的感受,作为记录,也希望为同样在养娃路上修炼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Reddit上面总是有好东西,既papersWithCode.com之后,最近发现了一个超级给力的research利器:connectedpapers.com。 通常在读完一篇paper之后,想知道相关的paper有什么。或者研究一个领域,想一下子纵览这个领域主要的paper有哪些。传统方法除了google scholar里面关键字搜索,按照年份和citation次数筛选之外,通常是看cite的paper或者读一些survey paper,但是cite的有些paper和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