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从debug,research到train:养娃百天记

Posted by plg519

2020年11月8日下午5:46,Joy用一声响亮的哭啼宣告来到了这个世界。一晃已经100天了。从如何抱娃都不会的小白,到现在娃一哭就知道什么需求的泰然自若,这100天里,经历了太多。写下一些其中的感受,作为记录,也希望为同样在养娃路上修炼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出生后的48小时,初为父母的我们什么也不会,靠着医院护士临场简单示范一下如何喂母乳,如何喂瓶,如何换尿布,如何swaddle,如何拍嗝后就硬着头皮上了。医院的三天两夜里,每三小时就要走一遍母乳,拍嗝,换尿布,swaddle的程序。笨拙的我们每走一遍这样的程序就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一轮完了,几乎只有几十分钟的睡眠又该开始下一轮了,两个人有时配合,有时倒班就这样没日没夜昏昏沉沉的顶过在医院的前三天。

还记得第二天夜里,三人正在睡觉时,躺在沙发上的我听到了baby有动静快要哭醒的趋势,看着病床上还很虚弱的妈妈,为了让她可以再多睡一会,我把一根手指递给baby的小手,她就这样攥着我的手指,找到了安全感,没有哭出声来,然后我不敢抽离,就这样硬坚持了30分钟,胳膊肩膀累的不行了,就光腿披了个毯子坐起来在沙发上让她仍旧攥着我的手指。安静的产房里,寂静的夜,看着昏暗的灯光下熟睡的baby和妈妈,虽然很累的我心里还是很满足。

用两个世界来形容有娃之前和之后的生活完全不为过,这其中的辛苦和幸福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从哇哇坠地,到刚带娃的不知所措,colic时候的慌乱,喂不进去奶的挣扎,到现在每天规律的喂养,娃基没有无故哭闹,可以自主入睡,晚上只起夜一次,看着粉嫩的小脸和粗壮的大腿,我们心中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说说这100天来养娃的一些心得吧。

只让月嫂带了2周之后就我们自己带娃了,终于明白了传说中的“队友”关系。月嫂走了之后前两周是最难的,不分日夜的每三小时走一遍程序,各种搞不清原因哭闹的应对,疑似colic,胀气等等。有时间就赶紧补补觉,熬过来。满月时就好很多了,不过后来不好好吃瓶的问题也让我们头疼了很久。现在三个月了,终于没有某个大问题困扰了,娃挺乖,我们终于也有一种从容和掌控的感觉了。

我们基本是遵循E.A.S.Y.模式,意思是每轮按照吃(Eat),活动(Activity),睡(Sleep), You(自己)的顺序,下面就按照这几方面说说:

Eat:

走过的坑:吃可能是这100天来最难的一方面了。从出生我们就是母乳与formula混合喂养。喂养的难度主要来自1)喂奶量的把握 2)如何让娃可以顺畅吃进去。喂少了娃体重长得慢,睡觉不踏实,容易躁和哭闹。喂多了容易胀气,吐奶,返流等。最初我们可能有点过度喂养,发现娃胀气比较厉害,总是扭动身躯,睡短觉。看了知乎上一篇《滚蛋吧,胀气君》的帖子之后感觉可能是过度喂养了。于是矫枉过正,又进入了underfeeding(当然每次都是后知后觉)。后来有几天每到晚上娃都有疑似colic的哭闹不止很久的情况。几天后才逐渐意识到可能是饿的,随后又加大喂养量之后一段时间又忽然出现很难喂进去瓶奶的情况,每次要战斗20到30分钟才能勉强喂进去30ml。换各种姿势,奶瓶,奶嘴,水奶,奶粉,后来各种学习之后终于发现只有迷糊奶加上用水奶和一次性橡胶的奶嘴娃可以吃的很顺畅。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对娃体重的percentile就不再担心了。

经验:喂养的基本量可以根据年龄段和体重自行搜索知乎等的参考标准,主要是每次喂的量和每天喂的次数。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这个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每次喂多少要看娃的表现(因为每次母乳量,最近几次吃的多少,活动多少都是变量),所以要适当调整。喂养合适的表现就是娃吃到很慢几乎不吞咽,然后睡觉踏实,没有大量吐奶尤其是返流。我们就有开始太过教条每次过分追求恒定的量的教训。如果不吃母乳或者瓶那么就主要要先安抚整娃的情绪,不能硬喂,比如抱起来摇摇,同时试验各种奶嘴,奶瓶的组合。实在都不行就迷糊奶,等娃睡着了,悄悄抱起来直接喂,娃本能性的会平静的开始吸。培养娃逐渐接受了瓶奶,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清醒时候喂,回到EASY模式。

我们都是按点喂,现在喂奶时间是7:00am,10:00am,1:00pm,4:00pm,7:00pm,10:00pm(母乳,迷糊奶),半夜大概3:00am(母乳,迷糊奶)。虽然娃半夜起来的时间有变化,但基本晚上只需要起夜一次喂母乳了。

Activity:这点容易一些,每次喂奶拍嗝完了做tummy time,为了让娃头抬起来可以多坚持一会,可以用玩具或爸妈各种方式在娃抬头时吸引注意力。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这个环节尽量让娃多耗体力,有助于之后的入睡。

Sleep:睡眠其实和吃奶的量紧密相关。喂奶量合适了,自然容易睡长觉。独立入睡这点可能是我们俩觉得做得最成功的一点了。大概不到满月我们开始培养独立睡眠,我们让娃首先每次activity做完之后,躺在床上。观察是否困了,如果困了,就swaddle起来,给安抚奶嘴。如果没有困,娃会哼哼唧唧的哭(了解娃的父母一看就知道是闹觉的那种哭),这时候可以先不给安抚奶嘴,让她哭一会,进一步放电(暗中观察只要没有哭的太严重就好),大概等哭5分钟再给安抚奶嘴(电放的差不多了),基本一般一次睡着。

You:自己嘛,没太多可写的。就是趁娃睡觉自己“合理安排(求轻拍)”工作,吃饭,家务,做饭,睡眠等所有的事务。我们自己的体会是有娃之后干这些事情的效率都提高了好多。

养娃有太多的心得可以分享了,随便写一些。最后写几件难忘的事情吧。

我们自己带第一周时(娃3周)晚上colic控制不住的哭(后来回想可能觉得其实是饿的),晚上11点开车去10公里外walgreen买mylicon,压力巨大心急火燎高速超速被警察pull over,恳切的表明原因,警察竟然开恩没有给罚单直接让慢点开放我走了。

一些好笑的:开始还不了解娃的时候经常做一些适得其反的事情,事后回想啼笑皆非。比如,有一次娃疑似colic,我们飞机抱。后来回想可能是饿的,飞机抱暂时让娃感觉不到饿了。一次哭的不行以为闹觉,赶紧给swaddle,发现哭的更猛了,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拉了。。。

总结,养娃是一种修行,有时像在debug,有时像在做research,各种假设,实验,验证,得结论。最重要的是仔细观察,多学习,多总结。开始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可能让未来很多年都轻松很多。共勉!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