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Family, Soccer

周记:让娃多走路的关键点是make it fun

Posted by plg519

【锻炼】上周日和SB青年队一起参加Beyond The Game Open组Devision 2的决赛,经过比世界杯决赛还跌宕起伏的加时读秒3:3绝平加点球的剧情,拿了冠军,自己因为和门将相撞左胯和膝盖内侧受伤,当晚上看了张医生,诊断为内侧副韧带和半月板轻度损伤。预计恢复运动起码两周。针灸治疗了两次,每天静养加热敷。习惯了每日锻炼的生活忽然暂停会觉得有些缺乏多巴胺和内啡肽分泌,精神稍差,为了防止脂肪堆积,只能靠减少摄入争取达到低代谢平衡。周四试了一次家里卧推60lbs左胯肌肉依然作痛,周五改为20lbs的轻量健身,起码求得了重新恢复锻炼生活的心里安慰。今天走路有痛感明显减轻,感觉不瘸腿走路指周可待。不能锻炼的日子更感觉锻炼可贵,好在明天开始应该可以恢复健身房了,不能有氧就先把上身练结实了。同时,不用操心踢球的事情和相关时间安排,心倒是安定下来了,工作,读书,陪家人。

【读书】本周开始读张天翼的小说《如雪如山》,好久没有读小说了,每个短篇看进去又有久违的读小说进入的心流状态。张的跨多重感官细腻描写令人觉得画面感十足,第一篇“我只想坐下”中女大学生坐绿皮火车回家的故事把我拉回到大学时代,读到结尾有一百只蚂蚁从腰部爬上后背到脖子的毛骨悚然之感。

【陪家人】海星经过上周RSV的磨砺,从这周一开始满血复活回到daycare,小孩是种奇怪的动物,我俩总结为”病来如抽丝,病去如山倒”,5天才到peak,2天后就生龙活虎。小孩生一场病的损失是之前费心训练的一些如少抱,自己坐着吃饭,自己多走路等好习惯会有些setback,还好不是化为乌有。不需要retrain,只需要重新fine-tuning,最近两周带娃最大的一个顿悟是:“要娃自己多走要make it fun”,之前觉得如果前夜睡好,早餐吃好,天气适宜,人密度适中就应该可以自己走很久,但几次遇到10分钟开始求抱,苦口婆心鼓励的我俩开始怀念去年秋天自己走40分钟不求抱的同时,有天忽然意识到可能是因为无聊,毕竟欣赏湖水另外一侧的美景是从大人角度出发的,那是要经过后天审美训练的。而小孩更在意的是自己能踩到的脚下是否有独木桥,低头是否能看到的树叶和果果,眼前30米是否有别的有趣的小孩子或者鸭子,手里有没有拿着有趣的玩具可以和爸妈互动。求抱并不是因为累了,而是因为无聊。于是我俩对症下药,让她拿着一个小孩的望远镜玩具,一边玩”藏玩具,找玩具“的游戏一边走,她一手拿着望远镜,另一手拿着酒杯形状的笑脸果果,手里的望远镜下一秒又变成了水壶,或者酒壶,和咖啡杯。边走边给自己,爸妈倒着水,酒和latte。不知不觉久走了20分钟。我俩惊喜的发现,在填补了”make it fun“这个missing piece之后,果然实验成功!今天再去cottenwood lake,昨晚睡得好,早上一家人麦当劳吃的饱饱,她拿着她的”酒壶“和”木质笑脸酒杯“和爸妈一起走在湖边,看着嘎嘎叫的鸭子,噗嗤噗嗤拍打大翅膀的大雁,我俩看着湖中心那些中国武侠片里一样的“水上飞”一起飞奔向对面喂食人的鸭子们,不知不觉来回竟走了一个小时。

完美收官回家吃饺子。

Leave A Comment